从0到1到联盟
春节前听了朋友的建议,买了一套书,前些日子看完了其中的两本,正好多年从未写过读后感了,今天就简单的记录一下。最开始其实是冲着《从零到一》这本书去的,结果现在觉得《联盟》这本书倒是很合胃口。这两本书一本是指导人们如何在创建一个优秀的企业,一本是指导企业管理者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面对和管理内部人员。
《从零到一》
现在我对《从零到一》这本书的印象只有大大的两个字——创新。在我的记忆中,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围绕着创新这个中心思想而展开的。它倡导通过创新占有未开发的市场以达到垄断,从而制定行业规则,保持自己的龙头地位。它倡导的创新不是我们日常见到的改善,而是开创一片新的领域,颠覆人们的认知和生活习惯,比如支付的方式、汽车、航天等。它倡导的创新不是那种挂在嘴边却无法真实落地的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实实在在能够落地,让人们能够使用的东西。它倡导的创新是避免竞争的最好方式,不断的创新可以保证利益最大化。
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支持这种看法的。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看起来是在创新,其实更多的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一个概念如果可以落地,一夜之间就能冒出无数的模仿者,但是市场这块蛋糕就那么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兴企业举步维艰,老牌企业的瓶颈很难突破,而我国能够制定国际化规则的企业简直没有,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圈钱,说白了只是让人民币在内部流动起来。很多所谓的创新其实都是引进国外的概念,只是国人并不知道这已经在国外存在罢了,产能的冗余导致复制成为最常用的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实在是没什么用。
这本书里认为国人都比较悲观,所以生活紧凑,竞争压力大,为了明天能够相对幸福的活而不停的奋斗,导致不会有创新出现。所以,国内的山寨是一种社会现象,更多的是需要政府去调控,如何让制度更健全,如何让人们的生活更有保证,能够让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创造新的环境,而不是在现有的环境里斗个你死我活,这才是真正要做的,而不是每天喊喊口号,动不动就抓个救命稻草鼓吹几年。
《联盟》
另一本书是《联盟》,它的作者认为雇佣制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互相合作的同盟关系。它倡导企业与员工之间应该建立信任,互惠互利,员工在工作期间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不只是依靠单纯的薪金来管制员工。
如果说《从零到一》里面所说的东西其实离我的生活比较远的话(虽然我赞同其观点,但是并没有实际的经验,那些仅仅是想法而已),那么《同盟》里面所说的就比较贴切了。 其实从根本上来讲,我是个做服务的,客户花钱买我的服务,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服务那就需要花更多的钱。但是有的客户,我宁愿少赚点,也会给其更好的服务,原因无非就是沟通容易,看的上眼。而有的客户呢,我必须跟他要高价,甚至这买卖不做了,原因就是这部分客户真的以为自己是上帝了。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应该的事情,一切都讲究互惠互利,做企业也一样,不是你花钱了,员工就得装孙子的。
《从零到一》里面已经描述了竞争的残酷性,就这么一块蛋糕,所有人都虎视眈眈,凭什么脱颖而出,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高端的人才,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人才,企业又凭什么能够留住他,而留不住他的时候,又有怎样的办法能够让他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找寻不到适合的人才时,企业能不能通过某种方式培养出所需要的员工,这都是值得思考的事情。不说远的,就说我所工作过的企业,还有我身边的朋友所工作过的企业,对员工的合理诉求和个人发展的关注度是非常低的,这里面也包括那些外表光鲜的外企。
所以,我觉得联盟这本书是相当好的,它打开了另一条道路。讲究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互惠互利;鼓励员工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且提供必要的条件;保持和员工之间的信任,以及良好的关系;维护员工和企业、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最终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
像这类书籍看一遍是不够的,这次通读只是一个初步的印象,有机会还要深入的去读去思考,同时我也推荐处在管理岗位的人或者未来想成为管理者的人读一读这两本书,相信会获益匪浅。